2015年8月12日 星期三

高中國文學測十五級分應考策略

©著作權為陳蒂國文所有,侵害必究。 若欲轉載,須經同意。

國文向來被認為範圍浩瀚無涯,因而無從準備起。然而,就像我們不必看過世界的每一條魚,就能辨認出魚的模樣。「魚」不只是單一事物的樣貌,更是一種「概念」。國文的準備方式亦然,若無掌握閱讀技巧,再多的閱讀量只不過是浪費時間。國文並非如刻版印象所預想,是一個單靠記憶與背誦就可拿分的科目。欲要掌控題目之前,必要先瞭解題目擬欲測驗你什麼樣的能力?才能夠對症下藥,藥到病除。


因此,國文所測驗的不僅僅是每一篇文章的註釋、翻譯等「字面義」;再者,更測驗了字面義之外的弦外之音;以及,因不同的時代、文體與作家而改變的表達方式,即所謂的「語感」。


以下說明準備國文一科的訣竅,只要掌握這三點,便能以有限的閱讀量,應付看似無垠的國文出題範圍:



一、破解「語感」

「語感」並非感性、主觀,非得經由長時間、以及大量的閱讀,才能培養的。 簡而言之,「語感」含括了語法規則、句型結構等語言邏輯;另外一方面,則為會因不同的時代、文體與作家而改變的表達方式與文字特色。以下以兩種最令學生苦惱的題型為例:


上題只須運用文言文的句法,便能在看不懂文意的情形之下,快速且精準的解題。當我們敘述一事件變化,會以「剛開始╱起初」開頭,然後以「等到╱迄至╱及至╱迨至」陳述事件的轉變契機,再以「才╱就╱於是╱乃╱遂」引出事件轉變後的結果,「因此╱是故╱是固╱是以」後多接事件的結論。就此順序,可以圈選出上題的關鍵詞依序為「題幹:始」、「乙:及」、「丁:乃」、「甲:是固」。因此,不必看完、看懂整段文字,便能選出答案為( A )。因此,在閱讀古文時,不僅要掌握字詞的一詞多義、古今意義之外,更要掌握句型結構、文法概念,才能以已讀的文章之中,學會閱讀未讀的文章。

學生在閱讀時,必須視不同的文體、時代與作家,而有不同的閱讀方式。上題所測驗的「現代詩文」,敘事方式不以時空的連貫為優先,而類似電影的配樂與燈光,是透過感官來表達內心的情緒與環境氛圍。因此,此題三個挖空處,分別因未「千萬條火舌」、「威脅」、「粉碎」以及「一驚」等強度較高的詞,故而選擇「吞」、「欺」、「打」等高強度詞彙與其搭配。惟有掌握閱讀的要點,國文的實力才可能隨著閱讀量的增加,而有所增長。

二、掌握思維方式

若要讀出文章中所隱含的弦外之音,便要翔實掌握古人思考的幾個典型方式。以下題為例:

由詩句中的典故,可知詩句中出現了「屈原」與「西施」兩位歷史人物。屈原是中國文人「文窮而後工」的典型;西施捧心蹙眉之美,則引來東施效顰。屈原之「窮」、西施之「病」,造就了二者之美,選項中只有「( A )奇癖」為負面,故而選之。此題不僅測驗判讀人物典故的能力,更測驗了兩個歷史人物在古人思維之中的象徵意涵。

◎作文-「敘述」與「論述」兼具

作文不僅要測驗學生的「敘述」能力,更要具備「論述」能力。一般中學生苦於生活經驗、人生歷練的不足,因此不知何從下筆。蘇軾的名句:「橫看成嶺側成峰、遠近高低總不同。」書寫的即是一個極為日常的經驗,卻能從其中引申出看待事物,應具備重層視角的領悟。其實,每一篇作文,都是要學生去重新定義題目。因此,日常的選材不但較能貼合作者的思維,也可以使結論更具畫龍點睛的效用。

以〈旅行〉這個題目為例,學生不能單純描述一趟旅行經驗,而無論述的層面。學生必須思考,自己最渴望由旅行之中,獲得什麼?可能是為平板、單調的生活,注入一股新鮮感。接著要思考的是,異地或異國為我們帶來的不只是外在的新風景,更可能成為一種新的參照點,讓我們重新看到既有環境中,被我們忽略的事物。因此文章可以:「每一趟旅行都是為了找尋一條回家的路。」收尾。至此,文章處理了新與舊、外尋與內省、出走與回返等看似相悖,實則並行的概念,讓文章具備分明的層次與多元的向度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